前段時間,國內部分地區個別學校田徑場出現的新建塑膠跑道環境安全問題,引發社會高度關注。“毒跑道”在國內多地被曝光,主管部門、業內人士及相關專家均提及跑道的檢測問題,建議修訂相關標準,完善檢測指標。
一、浙江省塑膠跑道新省標 引入“氣味評價辦法”
為確保師生身心健康安全,針對這一問題,特別是現有塑膠跑道國內相關建設標準與場所實地氣味感受的差異,在國家尚未制訂新標準的情況下,近期,浙江省教育廳、浙江省環境保護廳、浙江省城鄉和住房建設廳、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一起組織人員研究,并經專家論證,在國家現行標準明確檢測的7個指標基礎上,新增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率(TVOC)、甲醛釋放率2個指標,列入新建及改造學校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有害物質限量技術指標(暫行)檢測范圍,從嚴強化了對合成材料運動場地建設和使用的管理要求。
6月30日,浙江省教育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合成材料運動場地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并隨文公布了《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有害物質限量技術指標(暫行)》和《合成材料運動場地現場氣味評價辦法》。
二、江蘇發布塑膠跑道行業標準 增環保檢測指標及限量
江蘇省體育建筑施工行業協會日前向本報獨家公開《江蘇省合成材料運動場地設施建設指導書(試行)》。這份《指導書》的最大亮點是,在國標基礎上增加了環保檢測指標及限量標準。
檢測部門對塑膠跑道中有害物質的檢測,塑膠跑道異味已知來源還有鄰苯酯類增塑劑、氯化石蠟、芳烴溶劑油等。從7月1日起試行的《指導書》中,塑膠跑道成品、面層和底層彈性顆粒的環保指標,增加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)質量濃度、短鏈氯化石蠟、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、多環芳烴有機揮發物等物質的限量標準。
三、深圳“毒跑道”事件后制定塑膠跑道標準:含有害物限量等要求
4月11日消息,深圳《合成材料運動場地“面層”質量標準》(簡稱《標準》),目前正在向公示征求意見,該標準屬國內首創,填補了這一領域的標準空白,有望徹底解決跑道污染和所謂毒跑道問題。
《標準》征求意見稿規定非常嚴格,包括施工現場不允許添加配方以外的任何材料,合成材料面層施工嚴禁使用汽油及含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二硫化碳、二氯甲烷等溶劑的規定,還包括了有害物質限量、施工的要求、實驗與驗收的要求等等。